首页>人物访谈 > 正文

踏歌而来,行吟荆楚——专访荆州项目经理耿仕标

2018-11-10    来源:中交四公局一公司

通讯员/荆州项目 莘丽娜

采访对象简介
      耿仕标,中共党员,从事公路建筑行业13年。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北盘江特大桥、乌江特大桥及杭甬高速连接线等大型桥梁、隧道、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担任现场技术骨干、项目总工及项目经理等职务。先后发表局级工法1项,拥有3项实用新型的课题专利,荣获公路协会及局科技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现任荆州建养一体化项目经理。

 
访谈实录
莘丽娜(以下简称莘):耿经理,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据了解,在您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接触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现在项目开工运营已三月有余,您认为,建养一体化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好处呢?在这过程中,我们参加建设的人员又有哪些挑战呢?
 
耿仕标(以下简称耿):在公司的大力支持及项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段时间,我们深刻体会到建养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的益处。不仅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而且有效实现了集群效应,有利于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并着力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司,不仅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而且,还为公司增产值,创效益、给商务谈判,设计优化,施工图全预算,资料整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我们参建人员来说挑战,一是思想方面,项目人员刚组织在一起,彼此的磨合与适应成为了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连续组织开展工作制度的学习与宣贯;二是工作方面,开工以来,全方位接洽的工作量较大,而且前期踏勘地材紧张,料源缺乏。三是现场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的施工区域有血吸虫这样的疫虫,身体健康有一定的风险。开工也正值炎夏,施工人员战高温也是挑战之一。
 
莘:今年是“发展质效年”,公司领导多次强调项目发展要把质量与效益要放在首位,“以现场保市场”,在基层项目,您是如何践行这些理念的?我们的项目可以从哪些方面提质增效?有什么创誉创效的秘诀呢?
 
耿:对内,我们时刻秉持“向1%要效益”的理念。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项目生产的全周期,工作开展的全流程中,力争多创造1%的价值,多降低1%的消耗。
与建华书记在项目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如双面打印草稿材料,号召员工空调调至26度,在一张纸一度电等资源节约的细节上创效益。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荆州建养一体化项目迅速进场、迅速开工、边干边谈,牢记谈和干一样重要。并在现场安全,绿色施工的工作上下大力度,注重进度质效。确保“三高”,即高效益、高质量、高标准。努力开拓在速度快的同时,经营效果也好的发展局面。对外,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央企的思想理念精髓,使其在普通公路建设期间得以充分彰显,做好公司文化的续承及宣传工作,从而扩大企业影响力。
 
莘:如何牢牢牵住进度这个“牛鼻子”呢?
 
耿:进度是项目管理的风向标和体温计。我们要早完工、早交工、早回款。抓进度就是要超前谋划;充分的施工准备;制定可行的施工计划,明确节点目标;工料机的科学配备和组织;加强过程控制;明确责任人;量化指标及按照既定时间完成工作任务;加强检查考核及评比工作;形成竞争机制,能上能下;定期总结、表彰、激励先进。
 
莘:在前不久开完年中会后,您有什么感受呢?
 
耿:一是更加明确了工作目标;二是以后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工作;三是更加坚定了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四是更加有信心,给公司及社会交上满意的答卷。
 
莘:刚提到人才培养,对于这方面,您有怎样的工作思路?工作13年,您一定会有得意的徒弟,您是如何评价他的呢?
 
耿:首先,关于人才培养,第一,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第二,核心就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第三,及时与广大职工沟通反馈;第四,努力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氛围;第五,实行“三高政策”,点燃激情,激发潜力,并做有效努力;第六,把员工分为自燃型、点燃型、阻燃性。采用不同的管理培养模式,进行思想指引及工作督促;第七,深入职工内部,给予关心及帮助;第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多学习经济学和行为管理学。
      项目总工李明是我徒弟,共事五年来,我们是师徒,更是战友。成功没有捷径,源于天道酬勤。他是我的骄傲。在工作中,他能按时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工作,求知欲、自学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强。在业余时间,他还利用互联网学习,与时代发展同步,积极探索工作方法。作为技术人员,他也非常细心和有原则。在生活中,他是一个乐观、有担当的人。
 
莘:面对荆州项目点多面广的六条施工线路,在现场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您是怎么解决的?接下来的工作,您认为主要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应该是怎样的?
 
耿:公司首次承接建养一体化新模式,没有在普通公路上的可借鉴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们也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寻求发展。在现场管理方面,荆州建养一体化项目面临点多、面广、线路长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管理人员不足、矛盾指令重叠、职能交叉重复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就是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树立目标、量化指标、精简总部人员、增加工区执行力、充分发挥工区主任的承上启下、联系协调的枢纽作用,全方面打通沟通渠道,使信息保持及时性。上下的联动施工,也使进度争分夺秒。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分析,我们还总结形成了“1232”管理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服务、两个监督,并在经营方面,积极整合局、公司、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合理共享。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项目经理人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 卓橡资源

Copyright © 2021 项目经理人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3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1152463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项目经理人——我国项目经理职业发展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